乒乓球几代目?

祖浩成祖浩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趣,不过可能没有明确答案。 我的回答是:以运动员的成就和影响力作为评价标准的话,分为五代;但如果只考虑时代的影响,则可分为八代。 我们通常把世乒赛和世界杯这两项赛事的历史进程,与乒乓球的发展历史相对比,可以发现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八个时期: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奥运会上获得五个以上金牌的选手属于五连冠阵容,而获得三个及以上奥运会冠军者都属于一代目;但若只计算世乒赛、世界杯等比赛获得的冠军的话,则可以得出不同结论——只有获得超过三项者才能称得上是一代目。(四冠王) 如果只算世乒赛、世界杯以及奥运会等大赛的话,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九代——也就是以每届大赛至少获得一个冠军为标准。 在此情况下,即使没有拿到过奥运会的乒乓球金牌,只要在其他三大比赛中获得过多项冠军,也可以跻身一代目的行列。比如许昕/马龙(17-18年世乒赛男团冠军、19年世界杯男团冠军)、邓亚萍/乔红(95年世乒赛女双亚军、96年奥运会女双冠军)、梁英子/玄静和(83年世乒赛男双亚军、84年奥运会男双冠军)。

如果再把条件放宽一些,允许参赛选手在世乒赛中取得少于三个项目的成绩,那么甚至可以把范围扩大到所有的世界冠军获得者! 这意味着如果参加一场世乒赛,即使不是每个项目都拿冠军也能成为一代目了,这样的选手在历史上有没有呢?有!而且还不止一位——那就是张怡宁和王楠。 两位大满贯得主除了在奥运会的表现外,在世乒赛上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完成女单夺冠的梦。如果能实现这个愿望,她们的生涯成就将超越前面所有的人,与邓亚萍一样成为无法被超越的传奇。

来玉碧来玉碧优质答主

一、木板。70、80年代所使用的是木板,当时还没有科技板。木板只有加厚的底板和薄底板之分。加厚底板弧圈球好打,但速度没有那么快。一般的木板为50MM、加厚为55MM。使用木板的人一般以削球为主。

二、普通碳素板。90年代,乒乓球开始了第一次技术革命。当时的球拍底板由普通木板进化为碳素板,贴皮依然是普通生胶加生胶。因为材质的改进,所以可以轻松的打出弧圈球,但依然没有攻球和削球,所以这种球拍使用的人并不多,属于初期的科技板,比木板好用但还不完善。

三、海绵加生胶。90年代中期,新的科技板再次研制成功,这种球拍使用了生胶加海绵的方式,让生胶的进攻速度和旋转得到质的提升,这种球拍的特点是进攻速度极快,落点刁钻但力量不足。

四、正手生胶、反手海绵生胶加厚板。生胶的性能已经完全成型,为了加强进攻力度,所以加厚底板,使用正手生胶、反手海绵加生胶的球拍成为当时最流行的球拍(也有人使用正手两面生胶)。这种拍子性能极佳,但价格比较昂贵。所以出现了价格便宜的生胶加厚板(没有使用海绵),这种拍子的性能没有生胶加厚板好用,但速度也非常的快,而且更加轻便。

五、横板生胶加厚海绵版横板生胶。为了进一步加强生胶的进攻力度,出现了横板生胶加厚海绵。这种球拍性能极高,横板使发力空间比直板大,在加上海绵和底板的双重加厚,所以这种球拍也是当时最厉害的球拍。(也有直板横打的人使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