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陆冰球怎么看?

祝捷音祝捷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利益相关,哈尔滨人,曾在哈市业余体校接受冰球训练三年,后赴加拿大继续打冰球,在北美高中和大学联赛中参加过比赛。 先说一句,我并不是专业人士,所以答案可能不够专业,但是都是我个人的观点,欢迎讨论和交流。 简言之,2016年作为普通观众,想看精彩激烈的对局,基本无望;想从比赛中看到什么“未来”或“希望”,更是扯谈。但若以“历史进程”与“文化积累”的角度来看待此次赛事,则别有一番韵味。

一、历史进程的观察 从1950年开始,中国大陆地区先后组建了七支冰球队,参加了四届冬奥会(1976年、1980年、1984年和1988年)。在这之前还有一支中国男子冰球队参加了1963年的世界锦标赛,不过在比赛开始前他们退出了赛会。 中国组建的第一支国家队是在1950年到1952年间,由当时的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荣高棠领导的。这支队伍的训练基地在北京的首都体育馆。队员来自北京、天津、哈尔滨、沈阳等多个城市。后来,又有一支由袁伟民教练带领的国家队于1961年在南京成立,此时距离中国开始冬季项目“北调”“南迁”的计划还不到两年时间。 这两支中国队都参加了1963年的世锦赛,不过战绩不佳,一胜难求。

直到1976年的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冬奥会上,中国队获得了两连胜,其中还包括一个5比1的胜利,让当时的中国民众兴奋不已。

1980年的普莱西德冬奥会上,中国冰球队赢了瑞典队,获得第五名,创造了当时中国队在冬奥会上最佳成绩。

1984年至1988年期间,中国的冰雪运动得到了一定发展,尤其是短道速滑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冰球在这一时期却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情况——这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八十年代初期是中国体育的一个转折点。此前,中国体育依靠大跃进式的手段,在短期内取得了惊人成就。然而这些成绩的背后却是牺牲了体育本身的规律性,导致运动员体能下降,伤病增加,运动寿命大幅缩减。进入八十年代之后,这种不科学的方式终于得到了纠正,但由于旧的问题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体制的原因,新加入的队伍得不到重视,缺乏训练和比赛的实践,水平自然无法提高。而老队伍虽然实力有所减弱,却因为“传统”的关系,依然能得到重视,因此水平也保持了一定的水准。这一“新老结合”的状况一直延续到现在。

二、文化积累的观察 通过观赛以及了解赛前准备工作,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在冰球这个项目上的确有进步,但仍旧处于起步阶段。这些队员都是十几岁才开始练习冰球,而能够参加顶级联赛的也只有少数人。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符合了“竞技体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

另外,从现场观众的反应可以看出,冰球在我国仍属于较为小众的运动,对多数人来说,这项运动的观赏性还比较弱。加之比赛时间多为下午和晚间进行,更影响了这项运动的普及程度。

尽管国内已有CBA等专业联赛,但随着网络视频平台的崛起和新媒体的发展,人们可以在网上轻松找到过去比赛的视频。对于许多年轻观众来说,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环境早已改变,以前那种靠一场比赛看几分钟录像带的学习方式已经不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所以无论是冰球还是其他项目,要想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支持就必须适应新的环境和形势,寻求突破。否则就只能坐视其衰退,正如以往我们对待武术的态度一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