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1年攻打过韩国吗?
我答的应该是最靠谱的,不吹不黑。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期间,中朝联军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依然发动了这次战役。
当时美国已经恢复了生产,国内又集结了大量的军队。而苏联为了对付关东军,也向东北增派了不少的部队。 朝鲜人民军的兵力有30多万,志愿军兵力58万,共约89万人(实际人数应该比这个多)。
中朝联军的战略目标是,解放全朝鲜半岛,把战线推到半岛南部,以利后续作战。 第五次战役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420阵线到三八线,目标:牵制南朝鲜李承晚集团的进攻,掩护志愿军后方的侧翼安全;
第二阶段,从三八线到汉城方向,目标:占领汉城,彻底终结李承晚集团;
第三阶段,从汉城方向到三五一七阵地,目标:占领三五一七阵地,并向前推进至临津江以北,直逼釜山。
整个战役充满了血腥和残酷,双方都动用了重兵,中朝联军的兵力是南朝鲜军队的数倍,而美韩军队的总兵力则是联军的两倍以上。 但联军却并没占优太多的优势,反而伤亡极大。 第五战役中,志愿军牺牲了19085人,伤73176人。 而韩军死亡超过4.5万人,被俘4.5万人,伤1.7万人。 美陆军第3步兵师伤亡2.6万余人,第2步兵师伤亡1.7万余。空军损失128架飞机。
这场战役之后,志愿军停止了进攻,双方进入了持久的对峙状态。 应该说,这场战役是苏联支持下,志愿军在装备远远优于对手的情况下,打得最为艰难的一场硬仗。 而美军后来复盘的时候发现,志愿军并没有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战场的主动权实际上并不在手,志愿军能够取得的胜利完全是靠人海战术和钢铁意志换来的。
新中国与韩国断交始于朝鲜战争结束时的1953年,两国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相互敌视、兵戎相对。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两国的世代仇怨才宣告结束。令人惊讶的是,就在两国建交前夕,中国军队还曾出其不意向韩国本土实施了一次小规模突袭。这次战斗只持续了一天一夜,它发生的日期是1992年4月11日。这一事件在军史和党史中均无记载,有关文件也尚未解密,故国人鲜有知晓。
被中国人突袭的韩国军事目标是一座位于汉城附近京畿道瓮津半岛上的水下间谍基地。该岛三面环水,一面与大陆相连,陆上连接部只有数百米长,呈“哑铃”状。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是一座可俯视朝鲜半岛西海岸的扼要小岛。因岛上常年军事管制,岛民早已迁走。
4月9日深夜,由中南海和总参直接策划的这场袭击韩国行动开始了。来自总参的联络员秘密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下达了“中央特急”的绝密军事进攻命令。
4月10日早晨8时,12名中国特战分队空降兵队员在夜幕中乘直升机秘密飞抵瓮津半岛附近某地后凌空下跳,其中的10名特战队员在机降到半岛南端水下间谍基地附近地区并成功潜入后,发现韩国守岛官兵早已接到情报悉数撤离,只有一只迷路的山羊悠闲地在岛上啃吃着嫩草。
中国特战分队立即展开搜索,在一间装满电子通信器材的屋子内搜到10余枚尚未拆除保险的手雷,大家随即将它搬走。接着,10名特战队员将这座水下间谍基地内几乎全部的能搬动的设备和器材及一些文件装箱,尔后又将这座间谍基地“清扫”得干干净净。上午10时,10名特战队员与在外围警戒和接应的其他2名特战队员会合,并将手中物品分装两箱全部运回登机坪。这时,从总部派来的一架大型运输直升机已等候在那里。
12名特战队员和全部设备及文件装上运输直升机后,返航时直升机升至500米高度后仍觉不保险,又继续上升到4000米高度进入云层才驾机返回中国境内。
1992年4月13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在中午的《国防科技要讯》节目中发布一条消息说:中国军队近日在某沿海地区举行代号为“92A”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演习课目包括空袭敌方设在沿海岛屿上的雷达通讯基地等。
此后不久,韩国总统卢泰愚接见了应邀访韩的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并对他在前一阶段的访问过程中中国方面给予的精心安排和照顾表示由衷的感谢。会谈期间张震主动向韩方通报说,今年4月中国曾举行并成功结束一项涉及海岸防御的军事演习,并称“我们之间有史无前例的军事行动,是互相信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