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如何走上正道?
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青训建设、场地设施、教练员水平等问题 中国足球的问题归根结底就两个:联赛水平和裁判水平过低 在中国搞职业联赛这么多年了,一直搞成四不像,这个原因也说过了,就不啰嗦了 那么为什么裁判水平总也提高不上去呢?
1,我国足球从业人口基数大,但是质量差是公认的事实吧。那这么多人里面,能称得上是专业人士的又有几个呢?我估计百分之三十都不到。剩下百分之七十是什么情况呢?都是半吊子,这种队伍搞普及还行,真要往上走,靠他们真的不行。你让这些半吊子去吹一个级别的比赛,连基本的专业素质都没有。越级执法也就罢了,连基本的规则理解都能犯低级错误。这就是我们普及了几十年的足球给到的从业人员水平。
2,我国的裁判员遴选机制有问题。看看以前那些冤假错案,比如孙祥那脚踢出边界的点球,于大宝手捧乌龙奖牌兴奋洋溢。这些错误怎么发生的?就是选拔机制有问题,一些水平不够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缘故(人脉、金钱、权力)能够进入裁判领域,然后越级执法,导致水平难以提高。而那些踏实勤奋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没进到裁判领域,他们的足球水平在爱好者中属于上乘,如果让他们去执裁,误判率可以下降好几个百分点。
所以,要想提高我国足球的水平,只有先提升两大职业联赛的比赛质量和裁判水平 这看似是废话,但却是至理名言。比赛水平你让中超球队去踢葡超、土超甚至J联赛球队,肯定输,输了就输了,认栽。但是你能保证你的球员在场上不故意伤人,不恶意犯规吗?目前看来很难。之前老队长赵旭日在赛后辱骂对方球员,赛后吃药被停赛惩罚,这样的劣迹斑斑的“球星”都能成为中国男足的一员,你说球迷的心情会好吗?
裁判水平,你看看最近两场比赛,进球前吹那个诡异的禁区手型,进了球之后立马改口认定不存在手球。这种判罚尺度不统一,主客场相同的比赛不同的裁判执裁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这能让球员和球迷放心投入感情和精力吗? 只要这两方面有了根本性进步,中国足球才有可能开始慢慢好起来。
中国足球一直在走弯路,甚至瞎路。好在现在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加上足球改革,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足坛改革的希望。
足球改革是一个体系,从青少,到基础硬件,到国家队,甚至媒体和球迷的认知都要进行改革。一个改革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一个好的政策,可以让足球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
足球改革最核心的,是青训改革。因为青训是足球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搭建更好的楼阁。
所以青训是足球改革最先需要做好的地方。现在校园足球普及了,踢球的孩子多了。但是这些孩子要经过培训,经过选拔和淘汰。最后形成几个优质的青训体系。比如每个省一个优质的青训体系。这是我们的起步阶段。
等我们的青训体系在亚洲有竞争力的时候,可以扩大到每个城市一个优质的青年人才培训系统。
青训系统的扩大是循序渐进的。因为人才选拔是一个金字塔结构。不能太急功近利。
青训系统的建设又需要硬件支持,也就是场地设施的支持。场地设施是校园足球的发展之本。我们的街道,乡镇,要逐步建立优质的人工草坪,灯光球场,足球场。以满足孩子踢球的需要。
足坛反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之前足协和中国足协会,很多事出现了问题也处理不干净。一些丑闻也未能及时公布。这都有待于足球改革后的改进。
足球作为一个商业活动,需要更多的曝光率和关注程度。因此足球媒体是足球改革的一个侧面。不能让非足球媒体抢占了足球专业媒体市场。比如新浪搞体育,不应该搞足球,应该专业搞篮球,田径,乒乓球等项目。一个媒体不能太贪心,什么都要,什么都不在行。所以我们要建立专业的体育媒体网站,比如足球网站,篮球网站,乒乓球网站。一个网站一个内容,专业打造媒体,专业打造网站。这样也能为足球的推广和宣传做出一定的作用。
我们的球迷也是足球改革的一道风景。不能老是出现不和谐的场面,不能出现过激行为。球迷是支持中国足球,支持中国男足的基础。只有文明看球,才可能让球员发挥出状态,以回报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