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为什么变大了?

傅骁哲傅骁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乒乓球变大,其实指的是乒乓球的直径由原来的40mm增大到现在的43.5mm ,这个尺寸的变化并不是突然进行的,而是由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而决定的。 作为中国的国球,乒乓球具有悠久的历史,在19世纪的欧洲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一项体育运动。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并在20世纪中叶崛起成为世界领先水平。现在乒乓球在世界上普及程度很高,并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和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参与度和技术难度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乒乓球器材也不断改进以适应需求。最初人们用橡胶或软木制作球拍来打球,这样的球拍虽然弹性好但不容易控球;而后人们使用玻璃纤维或者碳纤维替代了木质框架作为球拍的主体,增强了球拍的杀伤力但同时失去了手感;再而后人们对高弹性的追求又使用了羊肠等天然纤维做为主要材质,同时加入了高分子聚合物从而实现了球的减震和回弹,进而出现了今天各种材质的海绵以及加厚的球拍面;最后人们为了减少球速对眼睛的伤害及增加控球的能力开始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制造乒乓球,如添加了硫磺、碳粉等添加物的塑料球,用尼龙绳缠钢丝为芯的赛钢丝球等等。这些变化除了提高技术水平之外也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司徒楚月司徒楚月优质答主

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国际乒联推行了双轨制。就是每两年举办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该年的下半年举办一届奥运会。而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993年开始乒乓球进入世界锦标赛正式比赛项目打了一个漂亮的前站,为乒乓球走进奥运会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当乒乓球走进奥运会赛场的同时,国际乒坛上出现了邓亚萍、乔红、刘国梁、瓦尔德内尔、盖亭等一大批明星球员的全面涌现,他们以其高人一等的水平左右着世界乒坛,垄断着世乒赛和世界杯冠军,形成了独大现象,而其余的其他协会选手则缺乏竞争力。这就造成了比赛结果没有悬念,比赛过程缺乏观赏性。国际乒联对市场开发的重视也与之越来越大的矛盾。如何才能避免比赛结果的悬念性,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吸引电视媒体的投资,成了国际乒联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情况下,国际乒联于1996年实施了首条改革举措,就是将原来38毫米的乒乓球改为现在40毫米。当时把乒乓球增大时,就考虑到要恢复到40毫米的原来尺寸,因为38毫米的乒乓球已经使用了35年。

把乒乓球改为大球,减慢了飞行速度,降低了旋转性能,缩短了每板球的进攻威力和质量,使对拉相持机会增多,使技战术水平发挥受到一定的制约,并对传统的欧洲力量型打法和中国速度型打法的优势构成了威胁。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邓亚萍、刘国梁等超一流高水平运动员的横行天下,但从这几年世界性比赛的统计分析来看,乒乓球变大并没有降低中国乒乓球队和其他各国传统强手等一线选手的绝对优势,如中国乒乓球队在使用大球情况下,在近两年仍保持很高的胜率。日本的斋藤、中国的刘国正等选手就是在大球机制下涌现出来的后起之秀,中国年轻选手中也有近一半以上的人对使用大球已经适应。因此,尽管把38毫米扩大到40毫米,使比赛技战术的风格有所改变,但还不能从实质上解决我们面临的困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