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镁粉怕冻吗?
怕是肯定的,不过具体会结冰成什么样就不知道了…… 因为平时训练没有特别留意过这个细节,所以也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温度和浸泡时间的关系。因为条件所限,这次只是尝试性地做了一点简单的工作来考察这个问题,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的东西有镁粉、塑料瓶(用来模拟握法)、冰块和水。其中只有镁粉是真正的实验对象,其他则用于模拟实际状况。
首先把一定质量的镁粉放入塑料瓶中并封紧瓶盖,然后往里面注入一定量的水,这样基本上就模拟了一个握拳状态下的拳套了。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我的塑料瓶较小,如果全部灌满水的话会使瓶子过于沉重而无法操作,因此我采用了“80%法则”,即只灌入瓶身一半左右的水。 然后把这样的“拳头”浸泡在不同温度的冷水中,分别记录此时的时间,以确定冷水的温度。最后再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各组样本的温度。
本次实验设置了6个处理组与1个对照组,每组25个数据。其中6个处理组分别对应6种不同的水温:分别为14℃(接近常温)、8℃、4℃、冰点(-0.8℃)、-3℃和-6℃;1个对照组为刚刚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冰柜门把(约-18℃)。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当浸泡在冷水中的时间超过1分钟时,所有样品的外表面都已经结出了薄薄的一层冰晶。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冰层逐渐增厚。当达到5分钟以上时,除少数几个数据外(这些数据集中分布在-3℃到-6℃之间),其余均接近0℃,且全部出现结晶现象。也就是说,当运动拳头处于这种低温环境下达5分钟以上时,其中的镁粉已基本上都处于结冰状态了。 而当你真正在拳场上搏击时,往往一记重拳下去就是几十斤的力量。这也就意味着你的每一个拳法都可能在瞬间使对方的感官世界受到极大冲击——那种感觉恐怕用“刺骨凛冽”来形容都不及。所以说,带一把晴雨表还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还可以发现,不同组之间的数据并不是完全重合的。这是由于每一组样本的质量都会有所差异(例如在称重时有可能有轻微的重量差异常出现),而这种微小质量之差在经过长时间冷浸之后将会被成倍放大,从而导致各个样本的降温趋势不完全一致。但是总体来说变化趋势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