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冠几只中国?

蔺桂瑞蔺桂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几个数据吧,可能不全。 英超历史上,仅有阿什(曼联)和孙继海(曼城)两名华裔球员有过出场纪录; 其中阿什还踢了一场正式的联赛(89年的足总杯),而孙继海则是在英冠效力过一个赛季并有1次助攻。 而到了英甲时代,就有4名华裔球员有过登场纪录了——黄震华(查尔顿)、李涛(伊普斯威奇)、王刚(布伦特福德)还有孙悦(雷丁)。当然这里面可能有运气成分,但至少证明英甲时代对华裔球员的门槛是要低于英超时期的。

而在今天的英冠赛场,就有多达6位华裔球员在列,他们分别是李磊(伯恩茅斯)、曹赟定(西布朗)、萧涛涛(哈德斯菲尔德)、郭佳(斯托克城)、侯宇(德比郡)和刘欣(米尔沃尔)。 而我之所以反复提到英乙和英甲,不是为了证明英乙、英甲有多“友好”,而是想说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在英国低级联赛征战过的华人球员,大部分都曾在英乙或英甲有过亮相。

这和我之前说的英冠门槛高于英超的言论似乎相违背,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英冠球队除了直接升入英超的,其他球队普遍都经历过一段或几段从英乙到英甲再到英冠的过程,所以当你在英冠看到了一名华裔球员时,实际上他的职业履历可能已经不止一次达到过英乙或者英甲的标准了。 另外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其实我非常希望看到有更多的华裔球员能够留在英伦足坛,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因为对于所有喜欢足球的人来说,能够亲眼见到一位来自中国的球员出现在自己最喜欢的球队的现场,这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啊!

尉颖林尉颖林优质答主

中国元素已经渗透至欧洲足坛的方方面面,从教练、球员、管理层、老板到投资人应有尽有。虽然在欧洲五大联赛中,中国元素依然处于配角地位,但在次一级的英冠、比甲等联赛中,中国资本已经逐渐成为主角般地存在。

目前,中国资本已经完成对雷丁、狼队、标准列日、华沙莱吉亚、谢菲尔德联5支欧洲次级联赛球队的控股。如果算上曾经控股过一段时间的塞尔塔,中超资本控股海外俱乐部的数字已经达到6家。

值得一提的是,这五支球队除了标准列日正在征战比甲联赛外,另外四支均将出战新赛季的英冠联赛。换而言之,新赛季的英冠联赛将出现史无前例的4强鼎立一幕。当然,如果算上曾被大连万达租借过拉玛西亚小将胡马米恩的彼得伯勒联队,中国资本已经渗透进至少6支欧洲次级联赛俱乐部。

有意思的是,在投资英冠球队这件事上,中国人已经完成了英超两强利物浦和曼联的超越。众所周知,利物浦和曼联是1980 年代英格兰足球走向辉煌的关键。他们共同开辟了英伦黄金年代,共同终结了凯尔特人、汉堡乃至尤文图斯这样的欧洲王者,并且共同开创了足坛的“三冠王”伟业。

利物浦在升入英超之前拿下了其中的6个冠军。而曼联在升入英超之前拿下了其中的4个冠军。但两家英超豪门迄今为止仅仅拥有1家英冠球队,也就是曼联的卫星球队罗奇代尔。

虽然中国资本已经渗透至如此多的欧洲二流联赛,但投资海外俱乐部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比如大连万达2015年通过租借胡马米恩的形式赞助过彼得伯勒联球队。在2016年年初,万达集团还与英甲韦康比流浪者队完成了为期两年的青训合作与赞助。但万达最终都没有选择控股海外俱乐部。

而像标准列日这种非主流国家的非主流联赛冠军,中国资本也仅是通过“拿来主义”完成了对俱乐部的控股。这些海外二流俱乐部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并不具备像恒大一样成为国内“鲶鱼”级挑战者的水准。

事实上,中国资本想要改变英国足球的建队理念和运营思路也并非易事。像雷丁这样“不差钱”的英冠球队,依然坚持着英格兰本土化的青训路线。这与中国资本所期待的改变和影响主流足坛建队思路存在冲突。在雷丁升入英超的第一个赛季,仅仅一个赛季便从天堂打入了地狱。而在去年夏天,雷丁队连续卖了多名主力球员,虽然上赛季惊险保级,但在今年夏天依然需要出售球员“度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