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何时传入中国?

赵瀚奕赵瀚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在百度百科上看到这样一条关于篮球传入中国的简介: 1895年,篮球由美国人传进我国。当时在上海的教会学校——中西书院里,有一群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他们每天放学后都要进行激烈的橄榄球比赛,有时甚至把校门都堵死了。 学校的董事们对于学生们这种忘我的运动精神感到担忧,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用篮球来代替橄榄球。于是,在篮球场上便出现了学生们的身影。

然而,在当时的中国,人们更加热衷的还是足球、赛马和棋类游戏等活动。虽然这些学生是篮球的第一代传人,但他们的这项运动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 直到十几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让全国上下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敌入侵。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中,篮球作为“新体育”的代表,开始被大量推广。

后来,又因为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以及姚明等球员进入NBA联赛,使这一项古老的运动再次受到瞩目与欢迎。

柯幻谕柯幻谕优质答主

1895年12月27日,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鲍恩尔首先在上海圣约翰书院向学生介绍这项新兴体育运动。当时篮球还处在初级阶段,它用布做球,下方还有流苏装饰,场地无界线,每边上场10人,场地中央有小圆圈,先把球投入圈内为胜。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当时的中国人把basketball(篮球)音译成了卜莱卜勒。

随着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原来每队10人的限制已经不符合参与人群的需求,所以后来,每队上场的人数开始减少,从10人减少到9人、7人,而1899年,每队上场人数开始被统一为5人。但当时人们对篮球这项运动的称呼还没有统一,卜莱卜勒、马球、手球等都是当时人们对篮球的称呼。1904年,《申报》在报道圣约瑟书院和圣玛利亚女校的一场球赛时,称这项运动为“能球”。“能球”这一名称已经与我们今天所称的“篮球”很接近了,不过在当时,这个名称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当时中国人对这项运动接受度最高的是“马球”一词。这一称呼一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来自西方的翻译标准的传入和中国语言的规范化,“篮球”才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称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