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预备役联赛吗?
没有正式的,但有一种类似的东西——民兵篮球比赛。 民兵比赛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和民政部在2013年共同印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民兵体育工作实施意见》里提出来的,目的就是在军队以外培养储备军事人才。由各省、市、自治区的体育局牵头,与当地的军区(相当于团级)联系,定期在各地举行比赛。
根据这个通知里的内容,参加民兵比赛的选手必须是普通公民,并且在现役和预备役部队中并没有职务,所以参加比赛的名额由当地体育局确定并分配给各参赛单位。比赛项目分为综合比赛和单项比赛,综合比赛有篮球、排球、足球等,单项比赛包括射击、射箭、越野长跑等等。 获得民兵比赛个人项目前六名的运动员,可以授予相应的运动健将称号;团体项目按照国际体操运动竞赛规则进行评分,得分高者获胜,最后评出前五名给予奖励,同时前三十名都发给证书。
我个人就参加过一次这样的比赛,当时是在南京举行的华东区田径赛,我是专门报的400米项目,结果因为赛前抽筋,只跑了第7名,无缘领奖台。但当时我作为学生运动员的身份,已经是学校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了! 至于大家关心的奖品,因为参赛的人数和队伍比较多,所以各个项目的奖励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说都是发给优胜者的现金或者奖牌奖状之类的东西。
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公布了《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其中最受关注的在于中国足协将从2017年初起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实现社团法人独立运行,以及“管办分离”,未来中国足球协会不设行政级别,中国足协与体育总局 football。同时,此方案中还首次提到了“预备役”联赛,而这也为中国足球在体制方面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方案,中国足协将按照《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要求,研究制定《中国足球协会章程》和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足球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依法独立运行。同时,中国足球协会将作为中国足球的管理机构和中国足球唯一合法代表,享有自主确定内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能,按照《体育法》规定和国际惯例,组建和开发符合中国实际和国际足球规则、足球规律要求的中国足协系统。
具体而言,中国足协在调整改革后将拥有独立的财务管理权。根据方案,中国足协将按照独立社团法人机制运行,其与民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的相应财务管理制度保持一致。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在相关支出预算下,安排中国足协专项经费,专项用于中 国足协聘请国际优秀教练团队、选派中国教练员赴国外培训学习、组织会员协会教练员培训等方面的支出。
除了财务独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足协在今后工作中的具体运行机制,“业务上接受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和监督,依法按程序推荐中国足协主要负责人和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体育组织的代表人选,按照体育法 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任免中国足协其他工作人员。”方案如是表示。实际上,在2014-2015年国际足联年度财务报告中,209个国际足联成员协会的年收入共计236.82亿美元,其中工资支出为53.33亿美元,占据22.5%,高于财务费用、租金和管理等项 目。按照足球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中国足协脱钩改革后财务收入独立,不再和相关体育部门有财务关系,新足协将有可能会根据“以收定支”的原则,提高足协员工收入,增加对教练团队的薪酬支出。
随着改革的深入,足球青训体系的打造、女性足球的发展以及各类足球培训的管理将会被进一步纳入中国足协的工作范围。根据方案,中国足协会推动国家、地方等各级各类足球训练中心和青训中心建设,完善各级国家队、地方U系列最佳阵容、职业俱乐部精英梯队、校园足球和社 会机构四条路径相互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女子足球工作,健全完善女队训练、比赛、保障、科研等体系;并负责推动社会和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工作,以及足球经纪人和俱乐部管理人才培训工作等。同时,为健全完善职业联赛体系,中国足协会推动俱乐部业余梯队和校园、 社会青少年足球的融合,搭建以我为主、面向世界的预备役联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