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比赛前多少天停训?
不请自来! 我觉得对于大多数竞技运动员来说,100米是一个“非遗传项目”,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如下:
一、百米赛道不是“先天优势” 大家都知道博尔特是9.58秒跑完100米的世界纪录,然而大家并不知道在博尔特之前的黑人选手盖尔·辛普森曾经也是9.70s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比博尔特快不到100倍),而盖尔的起跑反应时间甚至不如中国选手苏炳添; 而亚洲选手也没有像中国飞人刘翔一样在起跑反应上具有明显的种族优势——刘翔12.86秒的奥运会决赛成绩虽然好于贝利和马拉多纳的起始反应时,可是却不如他们加速能力,尤其是最后阶段的冲刺。 所以从竞技角度来讲,百米的起步和加速能力并不是某种“天生我材”。那些跑进十秒的运动员如果加强一下基本功的训练,都是有机会做到9.99s或者以下的。
二、训练强度不大可能导致成绩下降 曾几何时,中国短跑的弱项在于接力,强项却在直道竞赛,尤其是60米和100米。当时中国队在60米上的优势甚至可以跟美国队媲美。可是现在呢? 中国男子100米现在的世界水平排在第四十位左右。为什么会退步得如此明显? 有专家分析说,中国速度滑冰在短距离项目上出现明显下降原因是训练过度,造成身体损伤以及疲劳性下降。可问题是这些选手并没有显示明显的伤病啊,况且训练量过大不可能只限于短距离项目吧,其他的长跑项目也没有提升啊? 我个人认为,中国速度滑冰男子100米的成绩衰退是因为训练体系出了问题,没有把基础知识打扎实,再加上某些教练员急于求成,给运动员施加了很多额外负担(这些负担可能是出于提高成绩的考虑,也可能是出于商业因素)导致运动员体能不足,耐力下降,最终成绩难以上升。如果能把基本功练好,增加运动员体能,就算不能跑出好成绩,也不会退步如斯。
所以我说一百米是个“非遗传项目”,它的可移植性和可习得性很高。只要方法得当,努力程度足够,每一个想提速的人都可以实现自身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