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发射的是几号火箭?
长征2F运载火箭
5月30日上午11时,长征2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16号载人飞船一飞冲天,搭乘神舟16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的航天员分别是指令长景海鹏、航天员朱杨柱、航天员桂海潮。神舟16号飞船与核心舱对接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至此,中国空间站以独有的构型,停靠在距地球400公里的太空。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第27次飞行任务,也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还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一个乘组,首次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进入中国空间站,载荷专家桂海潮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载荷专家。
空间站三名航天员将在轨工作生活5个月,中国空间站将首次实现两艘载人船停靠,6名航天员共轨生活,任务期间,三名航天员将开展多项科学技术试验和研究,完成大量空间站维护工作。
执行神舟16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长2F遥16火箭,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72次飞行,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实施以来,创造了27次发射、27次胜利凯旋,成功率100%的优异战绩。
中国载人飞船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三舱轨道器,从1999年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到2003年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5年期间,先后发射四艘飞船进行了关键技术考核、载人航天工程各个系统及轨道组合体的工作性能的测试,为我国载人飞行打下基础,为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国家又研制了逃逸救生系统,在航天员坐在返回舱,火箭点火即将上升时,逃逸塔也处于待命状态,只要监测到火箭的速率和姿态不在正常范围内,逃逸系统就被启动,逃逸塔上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拖带轨道舱和返回舱与正在向升的故障火箭分离,安全降落,返回舱着陆系统启动,打开降落伞减速、舱外气囊充气着陆缓冲,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后,在轨飞行6个月以后,返回舱携带航天员返回地球,再入大气层时,飞行速度达到7公里/秒以上,返回舱与大气产生剧烈摩擦,返回舱表面达到3000度以上高温,舱内温度达到40度左右,此时,返回舱的隔热系统发挥作用,保护舱内航天员的安全,穿越黑障区后,返回舱下降到10公里左右高度,返回舱的降落系统启动,返回舱继续下降,速度逐步降低,降落到一定程度后,舱外气囊充气着陆缓冲,航天员安全落地。中国载人飞船返回方式为舱陆式,即返回舱着陆到陆地。世界上目前只有中美两个国家掌握了返回舱陆地着陆技术,俄美飞船曾因为返回舱设计问题,迫降在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