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几几年传入中国?

农嘉绵农嘉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本人出生农村,90年代中期开始接触排球,那时候我6年级,1995年开始练习乒乓球,2003年进入省队(江苏),现在在上海做教练。 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和乒乓球差不多,先普及后提高。当时上小学,学校没有体育老师,所以体育课基本都是上篮球课或者乒乓球课,而我就是因为打乒乓球而结识了一群球友。

当时看央视5+节目表的时候看到有个栏目叫运动空间(记不清了,大概是这个名字),里面会介绍各种项目的起源和发展,其中就介绍了排球,那时才开始真正了解这个游戏。大概初中时期在电视上看到女排的比赛(记忆中是96年以后的事情),那时就开始崇拜女排精神。高中的时候开始接触软式排球,到了大学又有机会练习硬排,所以基本算是排球的爱好者吧! 虽然平时也会看看篮球足球中超等赛事,但最喜爱的项目还是排球。每当看到中国女排比赛时就会有一种情怀油然而生,那种激动的感觉是无法替代的。

可能我们这代人就是这样,伴随着中国女排一路成长,看着她们从失败走向胜利,从低谷走出来到奥运赛场上演王者归来的故事。也许这就是体育运动的魅力,它能让你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精神,还有那永不放弃的决心。

蔚宝冬蔚宝冬优质答主

排球运动于本世纪初传入中国。1905年,传教士在天津、北京等地学校开始传授排球技术,但在当时的中国,排球运动只是在一些教会学校和外国人寓居地做为一种健身和消遣的活动形式流行,中国大多数人民并不了解排球。在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学校运动会中,排球才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后因军阀混战,1927年以后排球运动才逐步发展起来。排球运动先后在北京的汇文中学和南开中学、上海的育群中学和徐家汇公学以及广州等处开展起 来。1924年,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朝阳大学举行排球挑战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排球比赛。在1928年全国运动会上,排球才正式被列为表演项目。当时使用的规则大部分参照了篮球规则,并且不分男女,运动员上场人数多、场地大、球网低、以手托发球和拦网,运动员触球后球必须过网,击球的次数没有限制。30年代起,排球运动传到农村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运动员人数和比赛场次也大为增加。在教学和竞赛中,逐渐由5人制发展到6人制。

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解放区各城市、各部队中,排球运动得到了很大发展,在学生和工人中广泛开展起来,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从这时期起,排球由表演项目逐步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排球运动在中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1951年8月,中国排球协会在北京成立。1953年全国举行第一个6人制排球赛。同年中、美、英、苏、匈、波兰等国排球规则经过统一,使排球运动在全世界得到了飞速发展。50年代的排球技术简单、攻防技术不分,以扣球为主,拦网较弱,一传大多用上手传递。亚洲排球属于欧洲式(以波兰、匈牙利为代表),采用三名前排队员主攻,配备三名后排队员主守的战术,攻守战术仅限于二三配备,进攻手段主要以扣球为主,拦网较弱。在技术上和战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50年代,中国女排的成绩比较好。历届全国运动会及全国排球赛中冠军几乎全被女队包揽。1956年中国排协被国际排联吸收为正式会员。1958年中国女排首次访问日本。1959年在日本举行的第1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中,中国获第4名。亚洲男子排球落后于女子排球。1956年第二届苏联莫斯科奥林匹克周(当时世界大 力开展非奥 运运 动会)上,中国男子排球队获得12 队参加的友谊比赛的第8名。1957年中国男队访问日本。次 年男排在第1届亚洲杯排球赛中获第5名(3支球队退赛)。

60年代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出现了强攻、高快变结合的攻防对抗战。强攻突出表现在扣球的力量和速度以及扣、拦对抗上,发球已成为破坏对方一传、组织进攻的有力手段。东欧几国和日本水平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经过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和1965年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的锻炼,使中国男、女排技术、战术水平提高很大。男排突出快速扣球和发球,攻防力量比较平衡。女排以高打战术为主,快攻和强攻结合,主攻能力和集体拦网提高,后排防守坚固。亚洲排球技术、战术通过第2届亚运会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日本、中国和韩国进步很大,高个子队员迅速增加,强攻、快攻战术都比 50年代有较大发展。亚洲排球出现新旧技术对抗的紧张局面,形成了欧洲式和东欧式对抗的新局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