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如何跨界?
“体育+”是现在国内比较热的词,也代表了今后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我这里讲的“体 育+”不是指社团活动、阳光大课间等,而是特指在学校体育课程和场地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加 强与学科教学、社会服务等领域的融合,拓展的学校体育服务功能。从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实际来 看,“体教结合”、“体卫结合”、“体校结合”以及近期提出来的“体旅结合”等都属于“体育+”的范畴。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教育部一直致力于推动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进入校园,并相继出台了《中国校园足球发展规划(2015-2050年)》和《中国青少年篮球发展目标及行动计划(2017—2022 年)》等文件。
在政策的支持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开展日益丰富,如北京中小学把篮球作为必修课程;广州将学 生体育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南京将篮球运动列入中考体育项目;武汉 市教育局发布《市级中小学生篮球特色学校评定方案》,对中小学篮球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进 行了指导。 当然 “体育+”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外一些教育学家就提出了“体育教育学”的概念,并将此理论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目前,美国大多数大学都将体育教学与训练体系纳入学校教育大纲之中,由学校和教育部门统一规划和实施。
在国内,“体育+”的理念也逐渐被认可和提倡。在2016年国家教育督导报告中指出,我国体育卫生工作面临“两大任务”,其中一条就是推进“体育+”的发展模式。同时,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提到要“积极促进‘体育+’融合发展,建设校园健身房,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让全民健身理念深入每一个家庭”。“体育+”已成为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