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怎么回来?
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对浩瀚无垠的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发明了望远镜、高射炮、探空气球等,并利用它们对上空进行探索。后来,人们发现地心引力是上天最难攻克的障碍,而火箭强大的推力正好可以和地心引力相抗衡,于是,许多科学家都开始研究如何将火箭应用于航天。
1957年,第一个航天大国-苏联出现了。同年10月,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震惊了全球,太空争夺战就此拉开了帷幕。美国不甘落后,于是在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说:“在这个十年里,要把一个美国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计划。1967年 1月,两名美国飞行员驾驶世界上第一架只以上对流层大气中获得的能量为动力飞行的航天飞机-“X-15”超音速试验航天飞机进行了实验飞行。1971年5月,世界上第一颗太空站由苏联发射升空,人类在太空拥有了一块真正的立足之地。从那时起,人们就把能在大气层内外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称作“航天飞机”。
火箭一般由结构系统、动力装置系统、控制系统三大系统组成。结构系统包括箭体结构和PayLoad(卫星、载人飞船和别的航天器)包装舱。箭体结构主要包括壳体、底板、电缆导管和其他内部固定件等。动力装置系统一般由助推火箭、助燃气体系统、液体燃料系统和点火系统构成。控制系统包括程序控制系统、稳定系统、助推火箭操纵系统和遥控系统。
火箭的原理源于我国的火箭。火箭底部重力大,重心在落下的时候,与气体反冲力形成的力矩使火箭旋转,而向下的重力又使火箭保持原重心状态而不能旋转,这样二者相持就形成了偏转而不旋转。如果下落时偏离重心,气体反冲力与重力形成力矩,使其归回原重心位置。火箭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飞行的。